晚期I和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浦肯野纤维EAD形成和终止中的作用。

文章的细节

引用

Fedida D, Orth PM, Hesketh JC, Ezrin AM

晚期I和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浦肯野纤维EAD形成和终止中的作用。

心血管电生理杂志。2006年5月;17增刊1:S71-S78。

PubMed ID
16686685 (PubMed视图
摘要

心脏钠电流的多种成分在决定心脏电兴奋中起作用。近年来,非平衡成分在控制心脏动作电位平台期中的作用及其在调节后极性去极化和心律失常发生中的重要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晚期Na电流(晚期I(Na))已被证明在LQT2和LQT3心律失常中很重要。III类药物,如多非利特、氯菲利安和索他洛尔,都能引起药物诱导的LQT2,显著延长离体兔浦肯野纤维在50%和90%复极化时的动作电位持续时间,并能引发早期去极化和额外搏动的形成。在动物模型和患者中,这些行为可导致严重的室性心动过速、尖扭转的发展。然而,预处理阻断晚期I(Na)的药物,如利多卡因、美西汀和RSD1235(一种用于房颤快速药理学转化的新型混合离子通道阻滞剂),显著减弱了III类药物或ATX-II诱导的延长作用,ATX-II是一种延迟钠通道钝化并极大地放大晚期I(Na)的特定毒素,类似于LQT3。利多卡因和RSD1235引起的Na通道阻断可以通过通道的开放或失活状态,但两者都等效地抑制了Na电流的晚期成分(I(Na)),在22℃下使用HEK细胞中表达的Nav 1.5的全细胞膜片钳记录。利多卡因、美西汀和RSD1235的这些保护作用可能至少部分来自于它们在动作电位复极期间抑制晚期I(Na)的能力,以及抑制导致EAD和心律失常形成的内向电流。

引用本文的药物库数据

药物靶点
药物 目标 种类 生物 药理作用 行动
利多卡因 钠通道蛋白5型亚基α 蛋白质 人类
是的
抑制剂
细节
心得怡 钾电压门控通道亚家族H成员2 蛋白质 人类
是的
抑制剂
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