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机制:外排泵的贡献。

文章的细节

引用

几内亚J,桑切斯-索莫里诺斯M,奎瓦斯O,佩莱斯T,布扎E

克氏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机制:外排泵的贡献。

医学Mycol。2006九月;44(6):575-8。

PubMed ID
16966178 (PubMed视图
摘要

氟康唑对克氏假丝酵母耐药的主要机制是靶酶细胞色素P450固醇14 α -去甲基化酶(CYP51)对唑类药物抑制的敏感性降低。阻力的另一种机制,流出泵活动,已提出。本研究的目的是找出流出泵在33株来自不同临床来源的克鲁氏锥虫对氟康唑耐药的可能贡献。使用抑制剂CCCP(羰基氰化物3-氯苯腙)检查外排泵的活性,当出现耐药性时,它会降低最低抑制浓度(MIC)。我们建立了0.5微克/毫升的CCCP浓度。根据ncls M27-A2方案修改(敏化酵母1号),我们的分离株对五种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氟胞嘧啶和伏立康唑)的敏感性模式进行了测定。我们在RPMI培养基中加入CCCP前后对所有菌株进行了测试。加入CCCP前后药物的MIC90s和范围一致。氟康唑的MIC高于其他抗真菌药物。新的三唑是活性的,MICs较低,尽管这应该仔细解释,因为药物显示不同的截止点。 Only one isolate showed a two-fold decrease in MIC to fluconazole when CCCP was added. We did not find any multi-resistant strains. According to our study with C. krusei, CCCP-inhibited efflux-pumps do not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resistance to fluconazole.

引用本文的药物库数据

药物靶点
药物 目标 种类 生物 药理作用 行动
氟康唑 细胞色素P450 蛋白质 酵母
是的
抑制剂
细节
Tioconazole 细胞色素P450 蛋白质 酵母
是的
拮抗剂
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