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那度胺和萨力度胺:作用机制——异同。

文章的细节

引用

安德森KC

来那度胺和萨力度胺:作用机制——异同。

Semin Hematol. 2005 10月;42(4增刊4):S3-8。

PubMed ID
16344099 (PubMed视图
摘要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b细胞恶性肿瘤,其特征是骨髓中单型浆细胞过多。参与疾病进展的分子机制取决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与骨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于这些机制已经被很好地描述,因此有可能开发出比疾病管理中典型的常规化疗更特定于多发性骨髓瘤发病机制的方案。沙利度胺和免疫调节药物(IMiDs)现已被证明可以阻断多发性骨髓瘤疾病进展的几种重要途径。沙利度胺和IMiDs最初被确定为具有抗血管生成特性的药物,它们抑制白介素(IL)-6的产生,IL -6是骨髓瘤细胞增殖的生长因子。此外,它们通过caspase 8介导的细胞死亡激活凋亡通路。在线粒体水平上,它们负责c-jun末端激酶(JNK)依赖性的细胞色素c和Smac释放到细胞的细胞质中,在那里它们调节影响细胞凋亡的分子的活性。通过激活T细胞产生IL-2,沙利度胺和IMiDs改变自然杀伤细胞(NK)的数量和功能,从而增强NK依赖的细胞毒性活性。描述这些事件的数据来自抗性和敏感性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的实验。虽然沙利度胺和IMiDs表现出相似的生物活性,但IMiDs比沙利度胺更有效,并且在较低剂量时就能达到反应。 Lenalidomide, a thalidomide derivative, has also been shown to have a different toxicity profil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these agents has provided a platform for exciting clinical trials evaluating combinations of thalidomide and lenalidomide with both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 and newer targeted agents.

引用本文的药物库数据

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