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格列酮、二甲双胍或格列本脲单药治疗的血糖耐久度。

文章的细节

引用

Kahn SE, Haffner SM, Heise MA, Herman WH, Holman RR, Jones NP, Kravitz BG, Lachin JM, O'Neill MC, Zinman B, Viberti G

罗格列酮、二甲双胍或格列本脲单药治疗的血糖耐久度。

中华外科杂志2006年12月7日;355(23):2427-43。Epub 2006年12月4日

PubMed ID
17145742 (PubMed视图
摘要

背景:与其他口服降糖药物相比,噻唑烷二酮在维持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方面的疗效尚不清楚。方法:我们在一项涉及4360例患者的双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评估了罗格列酮、二甲双胍和格列本脲作为近期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初始治疗药物。患者接受治疗的中位时间为4.0年。主要终点为单药治疗失败的时间,与二甲双胍或格列本脲相比,罗格列酮的确诊空腹血糖水平超过180 mg /分升(10.0 mmol /升)。预先指定的次要结果是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胰岛素敏感性和β细胞功能。结果:Kaplan-Meier分析显示,5年单药治疗失败的累积发生率为罗格列酮15%,二甲双胍21%,格列本脲34%。与二甲双胍相比,罗格列酮的风险降低了32%,与格列本脲相比,风险降低了63%(两项比较均P<0.001)。罗格列酮与格列本脲治疗效果耐久性的差异大于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的差异。与罗格列酮相比,格列本脲与心血管事件(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风险较低(P<0.05),与二甲双胍相关的风险与罗格列酮相似。罗格列酮与体重增加和水肿的相关性高于二甲双胍或格列本脲,但与二甲双胍和格列本脲相比,其胃肠道事件较少,低血糖也较少(所有比较均P<0.001)。 CONCLUSIONS: The potential risks and benefits, the profile of adverse events, and the costs of these three drugs should all be considered to help inform the choice of pharmac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ClinicalTrials.gov number, NCT00279045 [ClinicalTrials.gov].).

引用本文的药物库数据

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