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光谱监测配体诱导的PPARgamma稳定:核受体激活的意义。

文章的细节

引用

Johnson BA, Wilson EM, Li Y, Moller DE, Smith RG,周刚

核磁共振光谱监测配体诱导的PPARgamma稳定:核受体激活的意义。

中华分子生物学杂志2000 4月28日;298(2):187-94。

PubMed ID
10764590 (PubMed视图
摘要

核受体是配体依赖的转录因子,是亲脂性激素和其他内源性配体作用的介质,是在各种治疗领域有用的药物的靶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是一种核受体,与RXR作为异二聚体,介导多种细胞效应,包括脂肪细胞分化。由于其在调节胰岛素敏感性方面的作用,它是治疗活性抗糖尿病药物如罗格列酮的靶点。我们已经确定了当结合罗格列酮存在时,PPARgamma 32 kDa配体结合域的主原子的化学位移。载波配体结合域(LBD)的三维HNCO光谱的交叉峰数量不到预期的一半。缺失的交叉峰在结合强激动剂如罗格列酮后得到恢复。核磁共振结果表明,PPARgamma的载脂蛋白lbd处于构象可移动状态,激动剂结合与构象的显著稳定相关。将缺失的峰映射到三维x射线晶体结构表明迁移性区域是广泛的,包括配体结合区域和辅因子结合位点。由此得出结论,该核受体的激活是动态构象集合的种群转移的结果,而不是从非活性构象到活性构象的两种状态切换。我们的结果对拮抗剂、部分激动剂和核受体功能激动剂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本文的药物库数据

药物靶点
药物 目标 种类 生物 药理作用 行动
罗格列酮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蛋白质 人类
是的
受体激动剂
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