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哌啶醇的急性EPS可能与其代谢转化为BCPP+无关。

文章的细节

引用

司凯兹DM,李S, Lyles-Eggleston M, Ablordeppey SY

氟哌啶醇的急性EPS可能与其代谢转化为BCPP+无关。

生物组织医学化学杂志2003年11月3日;13(21):3779-82。

PubMed ID
14552778 (PubMed视图
摘要

我们之前提出,氟哌啶醇的衰弱锥体外系症状(EPS)可能与其在体内形成的第四系BCPP+ (MPP+样物种)代谢物有关。然而,最近在D2敲除小鼠上的研究表明,氟哌啶醇的EPS可能与其强结合D2 (K(i)=0.9 nM)有关。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合成和测试一种类似物(DS-27)来探索这一问题,这种类似物与D2受体的结合具有比氟哌啶醇更高的亲和力,但不能形成第四季代谢物。本研究提示D2亲和力可能是氟哌啶醇诱导急性昏迷的主要潜在机制。

引用本文的药物库数据

绑定属性
药物 目标 财产 测量 pH值 温度(°C)
氯氮平 多巴胺D2受体 Ki (nM) 130 N/A N/A 细节
氯氮平 多巴胺D3受体 Ki (nM) 240 N/A N/A 细节
氯氮平 多巴胺D4受体 Ki (nM) 54 N/A N/A 细节
氟哌啶醇 多巴胺D2受体 Ki (nM) 0.89 N/A N/A 细节
氟哌啶醇 多巴胺D3受体 Ki (nM) 4.6 N/A N/A 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