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寄生虫药硝唑胺抑制幽门螺杆菌、特定厌氧菌和寄生虫以及空肠弯曲杆菌的丙酮酸氧化还原酶。

文章的细节

引用

Hoffman PS, Sisson G, Croxen MA, Welch K, Harman WD, Cremades N, Morash MG

抗寄生虫药硝唑胺抑制幽门螺杆菌、特定厌氧菌和寄生虫以及空肠弯曲杆菌的丙酮酸氧化还原酶。

《Chemother》,2007年3月;51(3):868-76。Epub 2006 12月11日。

PubMed ID
17158936 (PubMed视图
摘要

Nitazoxanide (NTZ)对厌氧菌和寄生虫以及引起溃疡的病原体幽门螺杆菌表现出广谱活性。在这里,我们表明NTZ是丙酮酸的非竞争性抑制剂(K(i), 2至10微米):铁氧还蛋白/黄氧还蛋白氧化还原酶(PFORs)的阴道毛虫、溶组织内阿米巴、肠贾第鞭毛虫、艰难梭菌、产气荚膜梭菌、幽门螺杆菌和空肠弯曲杆菌,并对大肠杆菌的丙酮酸脱氢酶有弱活性。为了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克隆了幽门螺杆菌PFOR操纵子,并在大肠杆菌中过表达,利用离子交换层析纯化了该多亚基复合物。丙酮酸依赖性PFOR与NTZ的活性,通过在418 nm处的吸光度下降(光谱从418 nm到351 nm)来测量,与紫粉染料的还原不同,它没有导致产物(乙酰辅酶a和CO(2))的积累,并且丙酮酸在反应中没有被消耗。NTZ没有取代PFOR的硫胺素焦磷酸盐(TPP)辅因子,且NTZ的351 nm吸收形式不活跃。光学扫描和(1)H核磁共振分析确定,NTZ的谱移(A(418)到A(351))是由于噻唑环2氨基的阴离子(NTZ(-))质子化,纯化合物可在酸性溶液(pK(A) = 6.18)下生成。我们认为NTZ(-)在形成乳酸- tpp过渡中间体的早期阶段拦截PFOR,导致脱羧前丙酮酸结合的逆转,并与质子转移到NTZ协调。因此,NTZ可能是第一个针对酶促反应的“激活辅因子”而不是其底物或催化位点的抗菌素的例子,这是一种可能避免基于突变的耐药性的新机制。

引用本文的药物库数据

药物靶点
药物 目标 种类 生物 药理作用 行动
Nitazoxanide Pyruvate-flavodoxin氧化还原酶 蛋白质 脱磷孤菌属非洲
是的
拮抗剂
抑制剂
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