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过表达/选择的核苷抑制剂和麦芽糖素代谢的抑制剂的分离。

文章详细信息

引用

Cotrim PC,Garrity LK,Beverley SM

通过过表达/选择的核苷抑制剂和麦芽糖素代谢的抑制剂的分离。

J Biol Chem。1999年12月31日; 274(53):37723-30。

PubMed ID
10608831 [在PubMed中查看
这是给予的
抽象的

我们测试了一种通用方法,用于鉴定锥虫原生动物寄生虫Leishmania Major中的耐药性基因座。将多拷贝宇宙宇宙载体中的基因组文库转染到易感寄生虫中,这些转染物库的药物选择产生了带有介导抗性的宇宙的寄生虫。用两种抗凝聚力的测试导致编码DHFR-TS或PTR1(两个已知抗性基因)的宇宙恢复。使用毒性核苷结核素的过表达/选择类似地产生了TOR(毒性核苷耐药性)基因座,以及一个新的基因座(TUB2),赋予同尿素的副标超敏反应。利什曼原虫合成麦角固醇而不是胆固醇,使该途径作为化学治疗靶标有吸引力。使用固醇合成抑制剂Terbinafine(TBF,靶向沙丘环氧化酶)和Itraconazole(ITZ,靶向型羊毛醇C(14) - 甲基基酶)产生9个新的抗性基因座的过表达/选择。几种对这两种药物的抗药性;一些是药物特异性的,两种抗TBF的宇宙诱导了对ITZ的超敏反应。一个耐TBF的宇宙编码的小矛烯合酶(SQS1)位于麦角固醇生物合成途径中的TBF和ITZ作用的上游。这表明对“下游”抑制剂的耐药性可以通过增加的麦角固醇生物合成中间体的表达来介导。 Our studies establish the feasibility of overexpression/selection in parasites and suggest that many Leishmania drug resistance loci are amenable to identification in this manner.

引用本文的药品银行数据

药物靶标
药品 目标 种类 生物 药理作用 动作
itraconazole 羊毛醇14-α脱甲基酶 蛋白质 人类
是的
抑制剂
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