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乳糖涎病中溶酶体唾液酸酶缺乏的分子机制涉及其快速降解。

文章的细节

引用

Vinogradova MV, Michaud L, Mezentsev AV, Lukong KE, El-Alfy M, Morales CR, Potier M, Pshezhetsky AV

半乳糖涎病中溶酶体唾液酸酶缺乏的分子机制涉及其快速降解。

生物化学学报,1998年3月1日;330 (Pt 2):641-50。

PubMed ID
9480870 (PubMed视图
摘要

半乳糖唾液病是一种遗传性溶酶体积存病,由组织蛋白酶A/保护蛋白缺乏症继发于溶酶体唾液酸酶和β -半乳糖苷酶的联合缺乏症,该缺乏症与高分子量(1.27MDa)复合物中的唾液酸酶和β -半乳糖苷酶有关。患者的临床表型以及储存在患者组织中的化合物的组成暗示唾液酸酶缺乏是潜在的致病性缺陷。最近溶酶体唾液酸酶的克隆和测序[Pshezhetsky, Richard, Michaud, Igdoura, Wang, Elsliger, Qu, Leclerc, Gravel, Dallaire和Potier (1997), Nature Genet. 15, 316-320]使我们能够研究半乳唾液病中唾液酸酶缺乏的分子机制。通过Western blotting,使用针对重组人酶的抗体,并通过nh2末端测序,我们发现唾液酸酶作为一个45.5 kDa前体被合成,在47个氨基酸信号肽和糖基化后成为一个48.3 kDa的成熟活性酶,存在于1.27 kDa的复合物中。在正常对照和半乳糖唾液病患者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中唾液酸酶的转基因表达,随后的免疫荧光和免疫电子显微镜显示,在正常和受影响的细胞中,表达的唾液酸酶都定位在溶酶体和质膜上,但在半乳糖唾液病细胞中发现的唾液酸酶的数量大约减少了5倍。代谢标记研究表明,48.3 kDa成熟活性形式的唾液酸酶在正常成纤维细胞中是稳定的(半衰期约2.7 h),而在半乳糖涎腺病成纤维细胞中,该酶迅速转化(半衰期约30分钟)为38.7 kDa和24 kDa催化非活性形式。总之,我们的数据提供了证据,证明半乳糖涎病中唾液酸酶缺乏的分子机制与异常的蛋白水解裂解和快速降解有关。

引用本文的药物库数据

多肽
名字 UniProt ID
Sialidase-1 Q99519 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