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靶细胞和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人孕激素受体的化学计量学和位点特异性磷酸化。

文章的细节

引用

张勇,张志刚,张志刚,张志刚,张志刚

天然靶细胞和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人孕激素受体的化学计量学和位点特异性磷酸化。

《生物化学杂志》1996年8月9日;271(32):19546-55。

PubMed ID
8702648 (PubMed视图
摘要

T47D乳腺癌细胞中的人孕激素受体(PR)在9个不同的丝氨酸残基上磷酸化;3个是激素诱导的(Ser102, Ser294和Ser345),而其他的是基础的,但激素刺激。在本研究中,我们比较了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系统中表达的原生PR和重组PR的磷酸化状态。化学计量学测量显示,T47D细胞中未配位的原生PR约50%磷酸化(约4个磷酸盐/PR),与激素结合后基本上100%磷酸化(约9个磷酸盐/PR)。在Sf9昆虫细胞中表达的未配体PR以相似的化学计量(约3个磷酸盐/PR)被磷酸化,但磷酸盐含量不随激素添加而改变。通过tryptic phosphopeptide mapping和手动肽测序分析的位点特异性磷酸化显示,Sf9昆虫细胞中表达的与激素结合的PR与T47D细胞中激素处理的PR在所有相同的位点上磷酸化。仅在三个位点(两个基础位点和Ser345)的相对比例上检测到微小的差异,而在其他位点上没有发生磷酸化。有趣的是,未配体杆状病毒表达的PR在激素诱导位点上被组成性磷酸化,在基础位点上的磷酸化程度与激素处理的PR相同。因此,在没有激素的情况下,杆状病毒表达的PR的磷酸化状态与过度磷酸化的原生PR相似。Sf9细胞胞质中表达的受体未形成大的寡聚复合物,提示过度磷酸化可能是由于缺乏激素时复合物解离所致。这项研究表明,在正确的位点磷酸化,化学计量学与天然PR相似,表明过表达PR在杆状病毒系统中适合于体外结构/功能研究。

引用本文的药物库数据

多肽
的名字 UniProt ID
孕激素受体 P06401 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