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和第三个跨膜域的结构和动力学的人类甘氨酸受体。

文章的细节

引用

李马D,刘Z, L,唐P,徐Y

第二个和第三个跨膜域的结构和动力学的人类甘氨酸受体。

生物化学。2005年6月21日,44 (24):8790 - 800。

PubMed ID
15952785 (在PubMed
]
文摘

61 -残渣多肽类似第二个和第三个跨膜域(TM23) alpha -人类甘氨酸受体亚基及其截短形式,都与野生型循环连接这两个TM域(“23”循环),研究了利用高分辨率核磁共振。TM2良好定义的域结构可以发现,23循环,TM3地区。与流行的模型长而直的α螺旋结构pore-lining TM2域Cys-loop受体家族,最后三个残留TM2的域和前八23日循环的残留物(S16-S26)似乎内在nonhelical trifluoroethanol甚至高度灵活,溶剂被促进和稳定的α螺旋结构。六23日循环的剩余残留物和大多数TM3域表现出螺旋结构与弯折pi-helix(或pi-turn)从W34 C38和扭结159 + / - 3度的角。TM3相对于TM2的三级褶皱是明确地定义了远程识别一个循环内的交叉峰的地区和与TM2 TM3域。20最低结构显示TM3相对于TM2的左撇子倾斜的倾斜角度44 + / - 2度之间TM2 (V1-Q14)和TM3 (L39-E48)螺旋轴。这个左撇子TM2-TM3安排确保了收拾的整整齐齐的右手第四纪五单元形成一个ion-conducting孔隙结构。这是第一次两个TM域有关的甘氨酸受体的重要23循环曾经分析了原子论的决议。许多受体的结构特征可以推断在这项研究中确定的结构和动力学特性。

DrugBank数据引用了这篇文章

多肽
的名字 UniProt ID
甘氨酸受体亚基alpha - P23415 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