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人类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

文章的细节

引用

陈俊杰,岛田T, Moulton AD, Cline A, Humphries RK, Maizel J, Nienhuis AW

功能性人类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

中华生物化学杂志。1984年3月25日;259(6):3933-43。

PubMed ID
6323448 (PubMed视图
摘要

分子克隆、定位和DNA测序技术已被用于表征功能性人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基因。该基因大约有30个碱基长。其编码部分分为6个外显子,其内含子-外显子边界与先前鉴定的小鼠DHFR基因相同。这5个内含子的长度从362到12000个碱基对不等。在体外转录反应中,通过聚合酶II, DHFR基因启动子的位置被确定为在起始密码子的上游。在质粒表达载体中构建DHFR小基因,将功能基因中含有外显子1、内含子I和一小部分外显子2的DNA片段与经过处理的无内含子基因中含有外显子2-6的DNA片段结合,其编码序列与正常位点相同。DHFR启动子的转录起始位点定位于起始密码子上游71 +/- 2个碱基对的位置,无论是在转染了含有DHFR小基因载体的猴肾细胞中,还是在人类HeLa细胞中。这个单一的转录起始点和先前确定的三个多聚腺苷酸化位点分别是人类细胞中发现的800-、1000 -和3800 -核苷酸DHFR mRNA物种。在小鼠和人类DHFR基因的比较中,序列同源性被证明局限于编码区域和3'未翻译区域的100个碱基对,直到这两个基因的第一个多聚腺苷酸位点。此外,在5'侧翼区域有相当广泛的同源性,尽管在小鼠基因组中发现的四次重复48个碱基对序列在人类DNA中只出现过一次。

引用本文的药物库数据

多肽
的名字 UniProt ID
二氢叶酸还原酶 P00374 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