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中的雄激素受体突变。

文章的细节

引用

Marcelli M, Ittmann M, Mariani S, Sutherland R, Nigam R, Murthy L, Zhao Y, DiConcini D, Puxeddu E, Esen A, Eastham J, Weigel NL, Lamb DJ

前列腺癌中的雄激素受体突变。

Cancer Res. 2000 Feb 15;60(4):944-9。

PubMed ID
10706109 (在PubMed
摘要

我们分析了从137例前列腺癌标本中提取的基因组DNA中雄激素受体(AR)编码区突变的频率和相关性。标本来自未接受雄激素消融治疗的B期疾病患者的原发肿瘤[15例非微解剖(1A组)和84例微解剖(1B组)]和D1期疾病患者的转移沉积[8例非微解剖(2A组)和30例微解剖(2B组)]。采用pcr -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对四组外显子2-8进行分析,对1B组外显子1进行直接序列分析。作为阳性和阴性对照,我们使用了从受各种形式雄激素抵抗和已知AR突变影响的患者的生殖器皮肤成纤维细胞中提取的基因组DNA。为了控制遗传不稳定性,对每个标本进行了人类孕激素受体外显子2的聚合酶链反应- sscp分析。检测到的突变总数为11个(8%)。在99例B期疾病患者中未检测到任何突变。38例D1期疾病患者中有8例(均为2B组)外显子2-8中检测到11个突变。同时分析孕激素受体的外显子2,未发现SSCP变化。这些数据表明,AR突变是罕见的,可能在前列腺癌发生的初始阶段没有发挥作用。在转移性疾病中大量AR突变的存在表明,该分子的突变可能在这种疾病的自然史的最晚期阶段发挥作用,或通过促进转移性表型的生长或获得。

引用本文的药库数据

多肽
的名字 UniProt ID
雄性激素受体 P10275 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