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栓药物靶向血小板ADP受体的鉴定。

文章的细节

引用

Hollopeter G, Jantzen HM, Vincent D, Li G, England L, Ramakrishnan V, Yang RB, Nurden P, Nurden A, Julius D, Conley PB

抗血栓药物靶向血小板ADP受体的鉴定。

自然科学。2001年1月11日;409(6817):202-7。

PubMed ID
11196645 (PubMed视图
摘要

血小板在维持正常止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一系统的扰动可导致病理性血栓形成和血管闭塞,从而导致中风、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从受损的血管和红细胞释放的ADP通过激活整合素GPIIb-IIIa和随后的纤维蛋白原结合诱导血小板聚集。血小板活化时也分泌ADP,提供正反馈,增强许多血小板激活剂的作用。ADP通过作用于两种g蛋白偶联受体亚型介导血小板聚集。P2Y1受体偶联到Gq和动员细胞内钙离子介导血小板形状变化和聚集。聚集所需的第二个ADP受体(各种称为P2Y(ADP), P2Y(AC), P2Ycyc或P2T(AC))通过Gi偶联到腺苷酸环化酶的抑制。尽管gi连接受体是一些有效的抗血栓药物的靶点,如噻氯匹啶、氯吡格雷和AR-C66096(参考文献9),但它的分子特性仍然难以确定。在这里,我们描述了这种受体的克隆,命名为P2Y12,并提供了一名出血障碍患者有该基因缺陷的证据。克隆P2Y12受体将有助于开发更好的抗血小板药物来治疗心血管疾病。

引用本文的药物库数据

多肽
的名字 UniProt ID
P2Y嘌呤受体12 Q9H244 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