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豌豆h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脂化及结构测定。

文章的细节

引用

马谢尔D,布吉尼翁J,福里斯特E,福雷M,科恩-阿达德C,杜斯R

重组豌豆h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脂化及结构测定。

生物化学学报。1996 2月15日;36(1):27-33。

PubMed ID
8617275 (PubMed视图
摘要

从豌豆(Pisum sativum L.)中构建了编码甘氨酸脱羧酶复合体完整成熟H蛋白的合成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重组H蛋白,诱导期后构成大肠杆菌蛋白的一半以上,被发现以可溶性形式存在。纯化蛋白的活性测定和质谱分析表明,在培养基中不存在或不存在5[3-(1,2)-二硫醇基]戊酸(硫辛酸)的情况下,可以分别以未脂酰化的仿形或脂酰化的形式产生重组H蛋白。在诱导后的培养基中加入氯霉素可增加脂酰化H蛋白的比例。在体内和体外检测了H载脂蛋白的高脂酰化率,表明重组豌豆H蛋白是大肠杆菌脂酰连接酶的优良底物。在0.25 nm分辨率下测定了重组H载脂蛋白的三维结构。它与天然豌豆叶酶的结构几乎相同,这表明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正确折叠,脂酰连接酶识别三维结构,以便将硫辛酸添加到其特定的赖氨酸残基中。推测重组H蛋白的高表达和脂化可能是由于蛋白保留了原酶的结构。

引用本文的药物库数据

药物靶点
药物 目标 种类 生物 药理作用 行动
硫辛酸 脂酰转移酶1,线粒体 蛋白质 人类
未知的
不可用 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