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后聚甘氨酸化酶机制的进化分歧。

文章的细节

引用

Rogowski K, Juge F, van Dijk J, Wloga D, Strub JM, Levilliers N, Thomas D, Bre MH, van Dorsselaer A, Gaertig J, Janke C

翻译后聚甘氨酸化酶机制的进化分歧。

中国科学。2009年6月12日;137(6):1076-87。doi: 10.1016 / j.cell.2009.05.020。

PubMed ID
19524510 (PubMed视图
摘要

聚甘氨酸化是在蛋白质上产生甘氨酸侧链的翻译后修饰。在这里,我们确定了一个进化保守的甘氨酸连接酶家族,使用不同的酶机制修饰微管蛋白。在哺乳动物中,有两种不同的酶类型催化聚甘氨酸化的起始和延伸步骤,而果蝇的甘氨酸酶是双功能的。我们进一步表明,人的延长甘氨酸酶由于两个氨基酸的变化而失去了酶活性,这表明蛋白质甘氨酸化的功能可以通过单酰化来充分实现。利用RNA干扰在果蝇中消耗一种甘氨酸酶,导致成年果蝇总甘氨酸化水平大幅下降,雄性不育与精子个体化和轴突维持缺陷相关。更严重的RNAi损耗在早期发育阶段是致命的,这表明蛋白质甘化是必不可少的。结合观察到多种蛋白质被糖基化,我们的功能数据指向糖基化在蛋白质功能中的一般作用。

引用本文的药物库数据

多肽
的名字 UniProt ID
微管蛋白β -1链 Q9H4B7 细节
微管蛋白链 P07437 细节
微管蛋白1b链 P68363 细节
微管蛋白α - 1a链 Q71U36 细节
微管蛋白α -8链 Q9NY65 细节
微管蛋白- 4b链 P68371 细节
微管蛋白α - 1c链 Q9BQE3 细节
微管蛋白α - 4a链 P68366 细节
微管蛋白- 4a链 P04350 细节
微管蛋白-3链 Q13509 细节
微管蛋白α - 3c /D链 Q13748 细节
微管蛋白α - 3e链 Q6PEY2 细节
微管蛋白- 2a链 Q13885 细节
微管蛋白- 2b链 Q9BVA1 细节
微管蛋白-6链 Q9BUF5 细节
微管蛋白单甘酶TTLL3 Q9Y4R7 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