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源对CYP2C9动力学和抑制的影响。

文章的细节

引用

Kumar V, Rock DA, Warren CJ, Tracy TS, Wahlstrom JL

酶源对CYP2C9动力学和抑制的影响。

2006年11月34(11):1903-8。doi: 10.1124 / dmd.106.010249。Epub 2006年8月23日。

PubMed ID
16928789 (PubMed视图
]
摘要

在选择重组细胞色素P450 (P450)酶系统进行体外研究时,了解该酶系统在研究设计中的优势、局限性和适用性是至关重要的。虽然文献动力学数据可用于辅助酶系统的选择,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数据的比较往往被实验条件和生物分析技术的差异所混淆。我们测量了四种CYP2C9底物(双氯芬酸,(S)-华法林,甲苯丁胺和(S)-氟比洛芬)的Michaelis-Menten动力学参数,使用四种重组CYP2C9酶系统(超体,Baculosomes, RECO系统和内部纯化,重组酶),以确定在统一的实验条件下,酶系统在代谢产物形成率方面是否表现出动力学差异。与杆状病毒微粒体制剂相比,纯化的重组酶系统表现出较高的K(m)值,较低的底物亲和力和较低的计算固有清除率。根据酶系统-底物组合,计算每种底物的预测内在间隙值的6到25倍差异。结果表明,P450还原酶与CYP2C9蛋白的相互作用以及酶制剂中CYP2C9/P450还原酶的不同比例可能在这些观察到的差异中发挥作用。此外,当使用(S)-氟比洛芬作为底物探针来确定一组12种抑制剂对CYP2C9的抑制作用时,与超体杆状病毒微粒体制剂和混合的人肝微粒体相比,在RECO纯化的、重组的酶中,观察到其中11种抑制剂的抑制效力下降。考虑到这些差异,一致使用酶源是产生可比较和可重复的CYP2C9动力学和抑制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

引用本文的药物库数据

药物酶
药物 种类 生物 药理作用 行动
双氯芬酸 细胞色素P450 2C9 蛋白质 人类
未知的
底物
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