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生长抑制剂对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DNA复制、DNA修复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文章的细节

引用

玻尔V,曼斯布里奇J,哈纳沃特P

比较生长抑制剂对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DNA复制、DNA修复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Cancer res 1986 Jun;46(6):2929-35。

PubMed ID
2421888 (PubMed视图
摘要

培养的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被用作一种模型系统,用于测试对高增生性皮肤疾病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化合物。我们研究了每个测试化合物是否对DNA造成直接损伤或抑制DNA修复和/或半保守复制的DNA,以及它对蛋白质合成的总体速度和特定角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了以下化合物:(a) DNA聚合酶α抑制剂[蚜虫素及其衍生物蚜虫素甘氨酸],(b)拓扑异构酶抑制剂[新生物素、萘啶酸、替尼泊苷、依托泊苷和4'-(9-吖啶胺)甲磺酰基苯胺],(c)染色质结构调节剂[丁酸钠、3-氨基苯酰胺和烟酰胺],(d)钙调蛋白激活抑制剂和蛋白激酶c[氯丙嗪和三氟拉嗪];和(e)临床皮肤科使用的药物[蒽林、氟喹诺酮乙奈德、酮康唑和羟基脲]。这些化合物在文献中已知的各自有效作用的浓度下进行了测试。在研究的化合物组中,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特别有趣,因为它们对DNA没有造成可检测到的损伤,但对复制的抑制作用最大,对DNA修复的抑制作用最小。此外,大多数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特别是新生物素,通过抑制某些角蛋白的合成和在角蛋白前部分诱导Mr 67,000蛋白,改变了基因表达模式。这些特性与最小的全身副作用相结合,可能会鼓励临床探索一些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用于皮肤疾病的抗增殖治疗。

引用本文的药物库数据

药物靶点
药物 目标 种类 生物 药理作用 行动
氯丙嗪 钙调蛋白 蛋白质 人类
未知的
抑制剂
细节
三氟啦嗪 钙调蛋白 蛋白质 人类
未知的
抑制剂
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