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意识状态和内源性精神病:常见分子通路?

文章的细节

引用

Ciprian-Ollivier J, Cetkovich-Bakmas毫克

改变意识状态和内源性精神病:常见分子通路?

Schizophr研究》1997年12月19日,28 (2 - 3):257 - 65。

PubMed ID
9468359 (在PubMed
]
文摘

兴趣indolamines在精神病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近年来已重新发展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对5 -羟色胺受体起作用。发现迷幻化合物甲基化indolealkyalamines (mia)(例如N N-dimethylserotonin或bufotenin, N, N-dimethyltryptamine,或DMT)导致精神分裂症的转甲基作用假说的支持者称,通过一些新陈代谢的先天的错误,5 -羟色胺、色胺可能接受添加额外的甲基自由基,从而形成米娅与迷幻的属性。各种研究试图检测米娅的排泄,尤其是DMT,体液的精神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一些研究已经证明了米娅浓度升高在精神病患者,包括那些患有精神分裂症,与正常的人相比,和其他人没有。大量的变量可能占这些相互矛盾的结果。饮料死藤水机制,用于某些治疗和占卜仪式在亚马逊流域,发挥它的致幻效果可能作为模型来解释机制在精神分裂症和迷幻的症状可能支持的转甲基作用的假设。某些研究表明,特定的知觉障碍表现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导致进步的和消极的症状恶化。所有这些结果指向需要进一步研究神经生理学的米娅及其内生精神病发病的作用。

DrugBank数据引用了这篇文章

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