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酿酒酵母预测M3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突变体的功能选择性变构相互作用。

文章的细节

引用

Stewart GD, Sexton PM, Christopoulos A

利用酿酒酵母预测M3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突变体的功能选择性变构相互作用。

中国药理学杂志,2010年8月;78(2):205-14。doi: 10.1124 / mol.110.064253。Epub 2010 5月13日。

PubMed ID
20466821 (PubMed视图
]
摘要

酿酒酵母是一种表达和偶联外源G蛋白偶联受体与内源信息素反应途径的易处理酵母种。虽然该平台已用于配体筛选,但尚未有研究探讨其预测变构配体新药理和功能选择性的能力。为了证明这一概念,我们表达了一个大鼠M(3)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mAChR),该受体携带一个突变(K(7.32)E),最近在酿酒酵母的不同菌株中发现,乙酰胆碱与变构调节剂马钱子碱之间具有正的协同作用,每个菌株表达不同的人类Galpha/酵母Gpa1蛋白嵌合体,并探索G蛋白偏倚的变构调节。在该系统中进行的后续实验表明,马钱子碱与Gpa1/G(q)蛋白偶联时是部分变构激动剂和卡巴醇的正调制剂,与Gpa1/G(12)蛋白偶联时是正调制剂(无激动),与Gpa1/G(i)蛋白偶联时是中性调制剂。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结果在哺乳动物(中国仓鼠卵巢)细胞背景下表达的人M(3)K(7.32)E mAChR中得到验证,通过钙动员和膜皱缩分别作为G(q)和G(12)蛋白激活的替代测量。此外,将这种功能选择性的变构调节剂与G蛋白偏倚酵母筛选相结合,使我们能够将潜在的G蛋白候选蛋白(G(12))作为M(3)K(7.32)E machr介导的ERK1/2磷酸化的变构调节的关键介质,这一点通过小型干扰RNA敲低实验得到了证实。这些结果强调了酵母平台如何用于识别变构配体的功能选择性,并促进分离收敛信号通路。

引用本文的药物库数据

药物靶点
药物 目标 种类 生物 药理作用 行动
Carbamoylcholine 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M3 蛋白质 人类
未知的
受体激动剂
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