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人乙型冠状病毒C系病毒在人离体呼吸器官培养中的趋同性和先天免疫反应

文章的细节

引用

陈rw,陈mc, Agnihothram S,陈丽丽,郭迪,方俊华,管勇,潘丽丽,Baric RS, Nicholls JM, Peiris JS

新型人乙型冠状病毒C系病毒在人离体呼吸器官培养中的趋同性和先天免疫反应

中国病毒学杂志,2013 6;87(12):6604-14。doi: 10.1128 / JVI.00009-13。Epub 2013年4月3日

PubMed ID
23552422 (PubMed视图
摘要

自2012年4月以来,发生了17例经实验室确认的与新发现的人乙型冠状病毒谱系C病毒EMC相关的人类呼吸道疾病病例,其中7例死亡。HCoV-EMC的传播性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阐明其在人类呼吸组织中的细胞取向将为了解病毒繁殖和传播的关键细胞靶点提供机制。我们利用体外培养的人支气管和肺组织标本,研究实验感染HCoV-EMC后的组织嗜性和病毒复制动力学,并与感染人冠状病毒229E (HCoV-229E)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后进行比较。还研究了HCoV-EMC引起的先天性免疫反应。HCoV-EMC在人支气管和肺离体器官培养中有效复制。虽然SARS-CoV在肺组织中有效复制,但在人类支气管组织中的复制有限。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CoV-EMC感染非纤毛支气管上皮、细支气管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透射电镜显示支气管上皮细胞胞浆内可见病毒粒子,肺泡上皮细胞呈芽状病毒粒子(II型),而这些组织中HCoV-229E感染较少。在体外呼吸道组织培养中,HCoV-EMC未能引起强烈的I型或III型干扰素(IFN)或促炎性先天免疫反应。在感染后1小时,用I型ifn (α和β ifn)治疗人肺组织体外器官培养可减少HCoV-EMC的复制,这表明ifn在治疗人类感染方面具有潜在的治疗用途。

引用本文的药物库数据

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