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苯胺尿嘧啶-氟喹诺酮杂化物的抑菌活性及作用机制。

文章的细节

引用

Butler MM, Lamarr WA, Foster KA, Barnes MH, Skow DJ, Lyden PT, Kustigian LM, Zhi C, Brown NC, Wright GE, Bowlin TL

一种新型苯胺尿嘧啶-氟喹诺酮杂化物的抑菌活性及作用机制。

抗微生物制剂Chemother。2007 Jan;51(1):119-27。Epub 2006 10月30日。

PubMed ID
17074800 (PubMed视图
摘要

苯胺尿嘧啶(AUs),如6-(3-乙基-4-甲基lanilino)尿嘧啶(EMAU)是一类新型的革兰氏阳性,选择性,杀菌抗菌药,抑制pol IIIC,革兰氏阳性特异性复制DNA聚合酶。我们已经将各种氟喹诺酮(FQs)与EMAU的N-3位置联系起来,以产生各种AU-FQ“杂交”,提供了靶向DNA复制中两个不同步骤的潜力。在这项研究中,杂交品种“251D”的特性与代表性AUs和FQs的特性在各种体外实验中进行了比较,包括pol IIIC和拓扑异构酶/旋回酶实验,抗菌,杀菌和哺乳动物细胞毒性实验。化合物251D可有效抑制pol IIIC和拓扑异构酶/旋回酶,其革兰氏阳性抗菌活性至少是相应AU化合物的15倍,并可选择性地抑制细菌DNA合成。化合物251D对广泛的耐药革兰氏阳性病原体和几种革兰氏阴性生物都有活性,对AU和fq耐药革兰氏阳性生物也有活性,表明其能够攻击细菌中的两个潜在目标。251D对革兰氏阳性菌也有杀菌作用,体外实验无毒性。虽然我们获得了对单个亲本化合物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但未观察到对251D的自发耐药。我们在多通道实验中获得了251D抗性,但抗性的发展速度与母体化合物相当。这类AU-FQ杂交提供了一个有前途的新的药效团,具有不同寻常的双重作用机制和抗抗生素敏感和耐药革兰氏阳性病原体的强大活性。

引用本文的药物库数据

药物靶点
药物 目标 种类 生物 药理作用 行动
环丙沙星 DNA旋回酶亚单位A 蛋白质 枯草芽孢杆菌(168株)
未知的
不可用 细节
环丙沙星 DNA拓扑异构酶4亚基B 蛋白质 枯草芽孢杆菌(168株)
未知的
不可用 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