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前叶甲状腺素向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的转化及其对甲状腺状态的影响。

文章的细节

引用

Kaplan MM, Breitbart R

垂体前叶甲状腺素向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的转化及其对甲状腺状态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1984;14(4):489 - 489。

PubMed ID
6595194 (PubMed视图
摘要

大鼠脑垂体前叶存在2种碘甲状腺原氨酸5'-去碘酶。在体内和体外,II型5'-脱碘酶是垂体组织中可观察到的T4到T3转化的原因。这种II型酶具有与I型酶活性不同的动力学特征,而且它对丙基硫脲嘧啶的抑制也不敏感。依诺酸是垂体型II 5'-脱碘酶的底物和抑制剂。在大鼠和人体内使用依诺酸作为探针的研究表明,在T4给药后,垂体前叶内T4转化为T3是甲状腺激素对甲状腺营养细胞和生长营养细胞影响表达的必要步骤。胺碘酮对人垂体-甲状腺轴的影响与依唑酸类似,但对大鼠垂体匀浆T4 5’-脱碘作用无明显抑制作用。苯妥英在长期服用后会降低血清T4,而不会引起甲状腺素的增加,理论上可以通过增强脑垂体内T3的产生而起作用。事实上,苯妥英在体外实验中仅对大鼠垂体和脑匀浆中的II型5'-脱碘活性和大鼠肝脏匀浆中的I型5'-脱碘活性有抑制作用。苯妥英在体内治疗对垂体和肝脏匀浆T4 5’-脱碘也无显著影响。本文讨论了甲减患者II型5’-脱碘活性的增加和甲亢患者的减少是否是有益的防御机制的证据; this is likely to be so in some parts of the body, but may ot be in the thyrotrophic cells of the anterior pituitary.

引用本文的药物库数据

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