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粘菌素的药理学:对“旧”类抗生素的新见解。

文章的细节

引用

维尔科夫T,罗伯茨KD,纳泰娜RL,汤普森PE,李J

多粘菌素的药理学:对“旧”类抗生素的新见解。

《未来微生物学》2013年6月;8(6):711-24。doi: 10.2217 / fmb.13.39。

PubMed ID
23701329 (PubMed视图
摘要

革兰氏阴性菌,特别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日益增加,是一项全球性的医学挑战。由于抗生素发现管道干涸,在不久的将来不会有新的抗生素用于这些“超级细菌”。粘菌素和多粘菌素B越来越多地被用作治疗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细菌引起的感染的最后一线治疗方案。本文综述了过去十年来在了解多粘菌素化学、抗菌活性和耐药性机制、结构-活性关系和药代动力学/药效学方面的重大进展。在“坏细菌,无药物”时代,我们必须追求基于结构-活性关系的方法,以开发针对多粘菌素耐药革兰氏阴性“超级细菌”的新型多粘菌素类脂肽。在新的抗生素可用之前,我们必须通过应用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原理优化多粘菌素的临床使用,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耐药性的发展。

引用本文的药物库数据

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