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药物来那度胺通过在常氧和低氧条件下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多重抑制作用来抑制血管生成和转移。

文章的细节

引用

吕林,Payvandi F,吴林,张lh, Hariri RJ, Man HW,陈rs, Muller GW, Hughes CC, Stirling DI, Schafer PH, Bartlett JB

抗癌药物来那度胺通过在常氧和低氧条件下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多重抑制作用来抑制血管生成和转移。

微血管科学,2009年3月;77(2):78-86。doi: 10.1016 / j.mvr.2008.08.003。Epub 2008 9月4日。

PubMed ID
18805433 (PubMed视图
摘要

来那度胺(Revlimid)被批准用于治疗低或中1风险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伴del 5q细胞遗传学异常伴或不伴额外细胞遗传学异常导致的输血依赖性贫血患者,并与地塞米松联合用于治疗至少接受过一次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先前的报道表明来那度胺具有抗血管生成的作用,这一特性似乎与MDS患者的疗效有关。我们研究了来那度胺对微血管形成的影响,这是一种利用人脐动脉环进行的新型体外血管生成实验,以及使用培养的原代内皮细胞进行的毛细管样脊髓形成实验。我们发现来那度胺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持续抑制动脉环的芽芽形成和内皮细胞的束索形成。我们还发现来那度胺对钙粘蛋白5、-连环蛋白和CD31之间的联系有抑制作用,粘附连接蛋白的相互作用对内皮细胞索的形成至关重要。此外,来那度胺抑制了vegf诱导的PI3K-Akt信号通路,该信号通路可调节粘附物连接的形成。我们还发现来那度胺对缺氧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形成和HIF-1 α表达有很强的抑制作用,HIF-1 α是缺氧介导作用的主要介质,也是血管生成和转移的关键驱动因素。来那度胺在体内的抗转移活性在B16-F10小鼠黑色素瘤模型中得到证实,与未治疗的小鼠相比,其黑色素瘤肺群数量减少了40%。我们的结果表明,对微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特别是粘附连接的形成和抑制缺氧诱导的过程,支持了这种临床活性药物潜在的抗血管生成和抗转移机制。

引用本文的药物库数据

药物靶点
药物 目标 种类 生物 药理作用 行动
Lenalidomide Cadherin-5 蛋白质 人类
未知的
拮抗剂
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