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量基因分型的二氢嘧啶脱氢酶基因涉及(氟)嘧啶分解代谢。

文章的细节

引用

Gross E, Seck K, Neubauer S, Mayr J, Hellebrand H, Ratanaphan A, Lutz V, Stockinger H, Kiechle M

高通量基因分型的二氢嘧啶脱氢酶基因涉及(氟)嘧啶分解代谢。

中华肿瘤学杂志,2002,22(2):325-32。

PubMed ID
12527930 (PubMed视图
]
摘要

二氢嘧啶脱氢酶(DPD)是降解嘧啶和嘧啶碱类似物(包括抗癌药物5-氟尿嘧啶(5-FU)和希罗达)的第一种限速酶。在5-FU治疗后出现严重和危及生命的毒性的癌症患者中,DPD酶活性下降,DPD基因(DPYD)的明显序列变异与酶功能受损有关。DPD缺陷患者组中最显著的突变是插入子14的剪接供体一致序列IVS14+1g>a的突变,导致蛋白截断,在高加索人群中观察到的频率高达0.91%-0.94%。这强调了在接受5-FU或希罗达化疗的患者中需要一个检测DPYD突变的测试系统。为了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鉴定变异DPYD等位基因的方法,我们对50名健康个体进行了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分析。使用横跨整个编码区和DPYD的外显子-内含子边界的引物集。此外,开发了一种基于cdna的检测方法,可以快速识别突变携带者IVS14+1g>相应RNA中165个碱基对的缺失。详细阐述了每个PCR片段的最佳突变检测方法。DHPLC分析检测到5个不同的基因改变发生在基因的编码区,以及10个内含子序列变异。综上所述,DHPLC高通量筛选DPYD变异可能是研究DPD缺乏症分子基础的可靠工具。 Furthermore, it will help to identify patients at risk for toxic side effects upon chemotherapy using 5-FU and will facilitate individu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引用本文的药物库数据